股票能赚快钱吗,股票能赚快钱吗知乎?
作者:黄祖斌
来源:雪球
搞实业赚快钱,和打工赚快钱大不一样,实业赚快钱如同周芷若练功走捷径,碰上真正强劲的对手马上玩完。2008年的四万亿疯癫中,钢铁、电解铝、煤炭、造纸、水泥、造船,这些当时要么明显过剩,要么根本不短缺的产业,如果企业家老老实实降低债务率,提高生产效率,现在活得可能有压力,但起码不会因为大幅增加的债务压身,要退出损失也不大。最惨的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灵魂附体,盲目上产能的企业,可能嘴上还像祥林嫂一样骂银行不给贷款了。估计这些老板们好日子过惯了,也根本不学习经济史、产业史,拍脑袋决策已经是一种习惯。
不久前,听一朋友说到,其一朋友的家人在国内某一线券商任高管,靠内幕消息今年大赚一笔,并在股灾前将资金抽走在上海买下别墅一套。在哪个券商工作,赚了多少钱,我已经记不起来了,对这种事,我真不怎么感兴趣,毫不羡慕。我从1999年进入A股市场第一天起,就没打算在股市中赚过快钱(其实是没有这个能力)。股市赚钱真的不能着急,主要是股市有以下几个事实:
一是股市基本不存在挣快钱的途径。
以投资为生的人中,巴菲特是全球最富有的人,但巴菲特其实几十年的长期复合回报率是20%多一点。但这是事实的部分真相,真正的全部真相是他的这个回报率其实是借助保险公司浮存金这个低成本杠杆实现的,如果不考虑杠杆,实际的长期年化回报率是13%多一点。这个回报率和聂夫的31年投资生涯差不多,好象凯恩斯也是这个水平。这个收益率,是很多买信托产品的人根本看不上的。
再看看国内私募基金的水平,最近五年年化20%以上的区指可数,原先的神话徐翔已经倒掉,其实私这个明显违反投资一般规律的收益率,就是对证监会说“快来查我”。已经喊了好几年了,正值要为股灾寻找真正之时,证监会不抓,司法机关直接来抓。
非常讨厌一些明明混得不怎么样,其实就是一个打工仔的人,也号称私募大佬。有哪个大佬愿意频繁地接受记者采访,有哪个大佬居然愿意在雪球或是个人博客中每周都要有文章与人分享?
二是股市挣快钱,需要冒更大的风险。
上文讲,股市中基本不存在挣钱快钱的途径,但真有一些办法,不过这些方法一般都意味着更高的风险。前两天在一个股票微信群中,有人抱怨证监会臭不要脸,说今年有效防范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其实害了几十万中产爆仓,与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抢饭碗。股市中短期的博弈中,有这么多人爆仓,亏损累累,钱是不会无故消失的,这些人的亏损,其实成全了股市高位退出的人,也让耐心抄底的人有了更大的安全边际。我在9月份还和同事开玩笑,我说那个时候不满仓,真对不起股灾中在股市中割肉,留下很多钱的人。股市是相对公平的,在股灾前,在股市中满仓加融资甚至是几倍配资的人,收益率最高,这个时候,我心里还真冒酸水。股市爆涨,以杠杆赚快钱的时候洋洋得意,就不要怪股市爆跌时市值快速缩水,更不要怪严查场外配资,中国怎么可能因为一小部分人的配资行为就不顾中国的金融安全?
股市中赚快钱的办法其实真有一些,我以前在文章中还提过,我自己今年的不少收益,就来自于垃圾股的炒作。否则我今年半仓银行、格力、茅台等大盘股,怎么可能有近50%的收益率?但我早在2007年在香港参与权证炒作的时候,就充分了解投机的最坏结果。所以当年炒作权证,一般每次下单,只不过是账户市值的2%。今年的垃圾股炒作中,虽然根据我掌握的交易策略,其实有很高的胜率,也有很高的收益率回测数据,但我始终不敢全力以赴。实在不敢冒太大的风险。我还有个不好的毛病,一旦投机失误,还不想止损。今年五六月参与投机的一些股票,即使股市反弹后,还有好几只浮亏近五成。不过正因为深知自己的缺点,所以每只投机金额都不大,以前类似的投机积累的利润是这些投机股浮亏的五六倍。
三是即使股市能够挣快钱,也无法长期持续,但很可能养成了冒高风险的投资、交易习惯。
这个没什么好解释的,“守株待兔”的成语故事中,那个无间中碰到免子撞树而捡了免夫,就是类似的例子。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人一旦以为自己是个成功人物,是个有头有脸的人,他的面子就比一般人要大得多,轻易舍不得面子,轻易不肯承认自己犯了错误。有太多太多股市投资或是交易中成功的人,因为以往的投资或交易中存在的缺陷,最终碰上了让这些缺陷暴露的市场行情,于是以前的成功化为乌有。
四是股市赚得了快钱,然后呢?
自从大概2003年,《富爸爸,穷爸爸》一书畅销中国后,有无数打工者开始追求财务自由。说句不客气的话,追求财务自由的人,说白了多数人并不是财富的主人,顶多就是摆脱了为钱工作的境遇,不少人内心上仍是财富的奴隶罢了。如果在股市中因为各种原因挣了大钱、快钱,如果自己的素质和这些钱根本不相称,结局可能还不如当初没有这些钱。多数彩票中奖的人结局并不好,有不少因为土地征用或是房产拆迁发了财的人,结局并不好,有个别的人甚至自灭满门。要从根本上,要从未来几代人的前途考虑,最好不要轻易赚快钱。
这里引用两段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解放前在上海《申报》上发的文章《保富论》(该文非常值得一读)中的内容:
“俗话说:发财不难,保财最难。我住在上海五十余年,看见发财的人很多,发财以后,有不到五年、十年就败的,有二、三十年即败的,有四、五十年败完了的。我记得与先父往来的多数有钱人,有的做官,有的从商,都是煊赫一时的,现在已经多数凋零,家事没落了。有的是因为子孙嫖赌不务正业而挥霍一空;有的是连子孙都无影无踪了。大约算来,四、五十年前的有钱人,现在家产没有全败的,子孙能读书、务正业、上进的,百家之中,实在是难得一、两家了。
“不单上海是这样,在我的家乡湖南,也是一样。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中兴时代的富贵人,封爵的有六、七家,做总督巡抚的有二、三十家,做提镇大人的有五、六十家,到现在也已经多数萧条了;仅剩下财产不多的几户文官家庭,后人还较好。就我所熟悉的来说,像曾、左、彭、李这几家,是钱最少的大官,后人比较多能读书,以学术服务社会:曾文正公(曾国藩)的曾孙辈,在国内外大学毕业的有六、七位,担任大学教授的有三位;左文襄公(左宗棠)的几位曾孙,也以科学专业而闻名;李勇毅公(李鸿章)的孙子辈,有担任大学教授的,曾孙也多是大学毕业;彭刚直公(彭玉麟)的后人,十年前也有在上海做官的。凡是当时的钱来得正路,没有积蓄留钱给子孙的心,子孙就比较贤能有才干。其余文官比较钱多的十来家,现在后人多数都已经萧条了;武官数十家,当时都比文官富有,有十万、廿万银两的,各家的后人,也是多数衰落了;能读书上进的,就很少听见了。“
对于目前还没有通过股市、生意、遗产、拆迁、彩票所得发财的人,都有必要想想,突然得到较多财富,会不会自己的生活会失衡,自己的子女会不会因此成为像李天一这样的人?
如果股票投资不想赚快钱,那取得稳定收益,长年跑赢大盘,方法其实是非常多的。
暂无评论内容